|
马同学![]() 学员档案
获得offer ◎ 爱丁堡大学 ◎ 卡耐基梅隆大学 ◎ 雪城大学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关于申请 ABOUT APPLICATION ▲南京 大报恩寺 ABOUT DESIGN 我喜欢干净的表达。 极简主义所带来的线条美感,在视觉上给我很舒服的感觉。 妹岛和世的作品大多很轻盈且具有层次感。同时,我也很欣赏她的作品中,注重建筑的多功能性这一点。 比如,在金泽美术馆中的多重空间让这个场地拥有了更多的功能 也作为一个cultural hub吸引了很多当地居民前往。 我很喜欢我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茶室设计。源于我跟老师讨论时,聊到日本文化,老师提到日本茶道,然后我了解到中国和日本在茶文化中存在的差异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从一开始的茶道表演的完整过程,到看完了《寻访千利休》这部电影,我了解到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的故事,以及他所设计的待庵。有一个特别的点是,茶室的门很小,需要人们爬进爬出,也就是传达这样一个概念: 不管你是谁,都需要展示对茶道的尊敬。 我当时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于是想到那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的茶室设计结合,创造一个混合的东方茶室,让活动在其中的人们能够体验到不同背景的茶文化。 然而,就是在做这个茶室的实体模型时遇到了不少困难。 这是我第一次做较大的建筑模型,比较生疏,板材也不能切整齐,但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我也学到了很多技能。 还有就是一个滑板场的项目,也是发散性思维的产物。 我很喜欢现代音乐和街舞,在和老师聊这些modern和pop的兴趣爱好的时候,她提出了极限运动的概念,介绍给我很多滑板比赛,我也确实被吸引了,很酷炫!
选场地的时候也很有意思。因为我曾经去过中央公园,那里的运动场所都很热闹,美国人对于滑板场的需求是很高的,但是经过调研发现那里竟然没有滑板场,所以将场地定在了那个地方。 之后我就去看滑板比赛视频中选手的各种动作以及滑板场的一些基础设施,然后依据选定的场地来划分区域,让这个滑板场能够很好的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也尽量创造出一个比较流线型的滑板场地,让滑板者可以在其中体验不同的路线。 ABOUT iNSTART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field trip是参与制作南京的Location book。 和小组成员还有老师一起重走了南京民国建筑的路线,然后一路上吃吃喝喝,拍照记录特别的风景,从中我也意识到,平时很多被我忽略的建筑,它们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而且做书也很有趣,过程很新颖,我们组做的是弹出式的立体书,一层叠一层的那种。 我很喜欢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一边到处闲逛,一边也可以发现城市当中很多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有特色的老建筑,在玩乐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在完善作品集的时候跟老师都花了很多时间,我认为还是要早点开始准备作品集,并且自己也要去研究不同学校的喜好以及它们与自己的契合度。 作品集建议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就比如我对音乐的热爱也就最后发展出我作品集当中一个音乐墙的设计。米老师真的特别耐心,她很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她会先做一些调研然后告诉我要去看一些视频和关注一些重点,让我在设计每个项目前都要充分了解前期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去develop ideas,并且老师也会给我提出修改建议并帮助我完善我的设计。 文书也要结合着自己参与的活动表达自己对专业的热爱。多参加一些相关专业的活动!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背景,也可以学到好多好多东西呢。 |